讀書能提升個人的氣質修養?

  現今社會經常以個人成績而評論一個人的品格,把成績的比重看得很高,例如當老闆招聘僱員時,一定翻閱成績,如成績不符合資格,就不會僱用他,但老闆不會考慮他的辦事能力。其實成績真的可以評估一個人嗎?讀書與氣質修養重要嗎?兩者有何關係?

  讀書一般泛指接受正規的教育,例如上中學,上大學等教育機構。此外也包括個人閱讀課外書的經驗。但是,書的種類繁多,不少書籍及科目與個人修養無關,更遑論提升氣質修養了。在一般教育系統中的科目,不少是與氣質修養無直接關係的。而氣質修養指的是良好的品德與待人處世的態度。例如學習數學、生物等理科科目,多著重教授邏輯運算和科學知識並沒有培養個人的待人處世之道,所以精於學習課本內的知識未必定能有效提升氣質修養。

  再者,即使有人閱讀豐富的課外書,也未必有助修養。因為現時許多課外書都不是導人向善、說理言教的書、例如愛情小說、鬼怪故事等虛構小說、以及教人烹飪、旅遊等工具書便和修養扯不上關係了。因此,廣泛閱讀若讀的書局限於娛樂性質的流行文字,工具書和理科教科書便可能無助氣質修養。

  飽讀詩書,有高教育水平的人也未必有氣質修養。而這些例子俯拾皆是。令人嗤之以鼻,引起社會輿論的立法會議員黃毓民擲蕉事件便是一個典型例子,黃毓民畢業於名牌大學,受良好教育,可以說是飽讀書之人,但他向特首擲蕉之事,極為不禮貌,那是對特首的不尊重、對立法會的不尊重、對廣大市民的不尊重,不懂得尊重他人實無修養可言。這並不是單一例子,放眼觀台灣及日本的立法會議員的行為舉止,互相指罵之爭,難道也能稱得上有氣質、有修養嗎?

  相反,有些讀書少的人,也有好的品格修養。有人說,書本教人學習仁義禮智、記錄偉人善舉,從而令人見賢思齊。沒錯,我們能從《論語》中學習孔子的仁義道德、從歷史課中認識歷史英雄的情操、從中國古典詩詞中學習高尚品德,從中國語文學習優秀的中華文化內涵,可是,有多少人是在認真學習及作為榜樣、典範呢?有多少人能學以致用?又有多少人能以此作為終生做人的態度呢?

  現今不少學生都無心向學,上課不專心,在考試時才「臨急抱佛腳」溫習,而且現時的教育制度下,學生多著重考試技巧,硬背課本知識以應付考試。在學習課本內容時,會對這些偉人情操,品格修養能心領神會,且知行合一的會有多少人呢?

  從上述可見,讀書不是學習氣質修養,如有,學生不會學以致用,讀書更不能提升氣質修養,所以兩者是毫無關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