欲細察圖片,請以滑鼠點選縮圖
外露的岩石表面
1.)
在香港,大型土木工程計劃如高速公路及屋苑的建設,往往須要把斜坡切削,做成大量沒有遮蔽的岩石表面。我們將會討論植被在削土斜坡上的形成。
蘚/地衣階段
2.)
在水平線上位置較低的削土斜坡上,地下水經常從罅隙滲入岩石表面,促使一些原始藻類植物的生長。這些藻類只需倚賴水和陽光維持生命。
3.)
活的與死的藻類細胞積聚起來,成為一層藻毯。這層藻毯是最起碼的基層,含有有機和無機的物質,能夠支持蘚的生長。
4.)
只要水分繼續滲出,蘚群會不斷擴大。由於有機和無機的物質繼續積累,生長茂盛的蘚類植物便可支持較大的植物在岩石上生長。
5.)
在沒有滲水的斜坡上,植物一般在罅隙或裂縫生長,因那裡的環境較理想。由於岩石上沒有土壤,只有蘚或一些可抵受乾旱的植物如鐵芒萁能生長。因種子發芽和樹木群落的形成均需要土壤,岩石表面就必須有土壤的形成,演替才能繼續下去。
6.)
在沒有滲水的斜坡上,植物一般在罅隙或裂縫生長,因那裡的環境較理想。由於岩石上沒有土壤,只有蘚或一些可抵受乾旱的植物如鐵芒萁能生長。因種子發芽和樹木群落的形成均需要土壤,岩石表面就必須有土壤的形成,演替才能繼續下去。
低草、蕨和草本植物階段至長草階段
7.)
風化作用使岩石變成土壤,大部分較大的植物都需要土壤來維持生命。
8.)
岩石表面會隨時間慢慢剝落,分解為圓石、砂礫和不同大小的沙粒。這個過程稱為物理風化。
9.)
經風化作用而形成的各種大小、形狀不同的沙粒往下滾落,連帶枯枝落葉和種子,一併堆積在岩石的凹陷處。此時的環境狀況變得適合低草和草本植物生長。
10.)
當草漸漸把蘚類植物取替時,它的生長會促進泥土的形成。草的葉片會把散落的風化物質積聚起來。
欲細察圖片,請以滑鼠點選縮圖
11.)
草的根部和根莖能把鬆散的泥土黏固在岩石上,促進泥土基層的形成及穩定,這對樹木的生長尤為重要。
12.)
當泥土基層約至一至二吋深時,這片草地已逐漸適合長草的生長。這時候,長草生長茂盛,慢慢把低草覆蓋取替。由於植物的水分藉蒸騰作用不斷散失於大氣中,植物群落一帶的空氣濕度亦受到影響。
灌木階段至樹木階段
13.)
植物群落和風化作用令斜坡的狀況不斷改變,讓樹苗得以留存,這是灌木階段的早期。
14.)
當樹苗從草叢中生長出來時,它們會遮擋陽光及攝取泥土的營養,並因此而削弱草本植物的生長。
15.)
在此階段,很多樹木的幼苗亦會分佈四處。若演替的過程順利進行,這些樹木便會成為植被群落的優勢植物。
16.)
一般來說,第一批成為早期樹木群落的樹木皆稱為「先鋒樹木」。在本港,血桐是削土斜坡上找到的典型「先鋒樹木」。
17.)
圖中顯示一個以血桐為優勢品種的典型削土斜坡。穿插在血桐間的樹木是對葉榕,而圖中前景可看到其他生長茂盛的草木。
18.)
這是另一個差不多被血桐完全覆蓋的削土斜坡。
19.)
其他種子會藉著不同的途徑被帶進先鋒樹林。初來者會和現存的種群競爭,或會將之取代,直至形成一個較為穩定的群落,稱之為「頂極群落」。
20.)
隨著植被的結構和組合的改變,地面上亦發生了一連串的轉變。圖片顯示泥土在「基岩」上形成(虛線把泥土層與基岩分隔)。
欲細察圖片,請以滑鼠點選縮圖
21.)
由於削土斜坡本身由岩石組成,而形成的時間尚短,故此,其土壤含有很多卵石。
22.)
當樹木長大時,它們的根會向外伸展,把泥土和有機物緊緊黏在一起。就如前文所說,草的根把鬆散的泥土黏固在岩石上一樣。
23.)
樹根亦會伸延至岩石的表面下,使岩石破碎分裂,成為細小的卵石,這過程稱為「生物風化」。
24.)
生物風化作用把岩石弄碎及把泥土弄鬆,繼而流失形成圖中圈著的罅隙。
我們已討論了植物在一個削土斜坡上的各個演替階段;惟每個階段並非必然發生的。
25.)
有時候,在岩石面上的植被會被修剪。請留意圖中岩石上被修剪的草和蕨,這些草和蕨的根莖和匍匐莖能在薄薄的泥土上快速地生長,迅速復原再生。
26.)
由於草和蕨的復原再生能力,勝過其他植物的幼苗,因此,在一些植被經常被修剪的斜坡上,灌木植物階段替代草本植物階段的情形會較少出現。
27.)
由於斜坡上經常進行維修工程,大幅的植被會被修剪,故此,生物演替會回到最初的階段。
28.)
一般來說,植被演替是不可能在鋪上水泥的削土斜坡上發生的。
29.)
平滑的岩石面上甚少罅隙,泥土不容易形成,因此樹木 難以生長。
30.)
一些陡峭乾旱的斜坡,並不適合植被生長。

觀看其他圖片

欲細察圖片,請以滑鼠點選縮圖